閱讀記錄 | 找書

五代十國那些事兒(出書版)第 7 節

姜正成 / 著
 加書籤  朗讀 滾屏

北方地区另的藩镇是朱全忠军事集团,朱全忠原名朱温(852—912年),曾被赐名朱全忠,称帝改名朱晃。宋州砀山午里(今安徽省砀山县),家世为儒,祖朱信,朱诚,皆以授为业。幼年丧,家贫,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。

海量小说,【鴨子小說網】

黄巢起义时,往投军,转战南北,逐渐升任为将。黄巢被任命为同州防御使,奉命河中,却屡被败。多次请黄巢派军增援,被理睬,怒之,投降了唐朝。唐朝对降非常重视,任命为金吾将军、河中行营招讨副使。天复三年(903年),昭宗返回安。朱全忠和崔胤立即以皇帝诏书的名义,将朝中宦官律诛杀,又诏令诸镇将各镇监军宦官全部杀掉,这样朝廷外宦官基本被杀光,唐代中期以愈演愈烈的宦官专权局面至此方告结束。

二月,昭宗赐朱全忠“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”称号,晋爵为梁王,其部僚佐都各有封号。崔胤官复原职,为司、门侍郎、同平章事兼领三司。

朱全忠等又诏令废除昭宗在凤翔时授予的官职,又将随同昭宗入凤翔的三十多名朝官律贬逐。另外又将与宦官关系密切的宫女、僧、共计二十多全部杖杀,崔胤更借机排除异己,迫同平章事苏检、吏部侍郎卢光启自杀,又贬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王傅为太子宾客分司。

崔胤、朱全忠二迫昭宗命年幼的辉王李祚为诸兵马元帅,朱全忠自任副帅,于控制。自此,崔胤以朱全忠为外援,挟制天子,权倾天,赏罚皆由其憎所,中外畏惧。批朝官被诛逐。剩的都成了朱全忠、崔胤的仆和同,昭宗这次回,成了彻底的孤家寡

昭宗边曾有贤臣韩偓,其刚直阿,忠心耿耿,被昭宗视为知己。此次回,昭宗有意任为相,韩偓愿接受,却推荐了御史夫赵崇和兵部侍郎王赞,这子可了马蜂窝,崔胤怕赵、王二同时为相,分享权,十分恼。于是朱全忠入朝对昭宗师问罪,朱全忠骂二无才无德,韩偓为什么可以随意推荐!昭宗见朱全忠怒冲天,敢申辩,只好违心将韩偓贬为濮州司马。临行,昭宗悄悄行,与韩偓洒泪而别,韩偓:“臣忍看贼篡位弑君,如今能贬远方,实为幸事。”

朱全忠与崔胤结挟制天子,独擅朝政,引起河东军阀李克用的强烈。然而李克用因近年屡败于朱全忠,自知此时兵朱全忠,涉,只恨恨地咒:“崔胤臣,忠心事君,却外结强贼,挟天子,既执掌朝政,又抓兵权,权重强则怨生祸至,崔胤破家亡国之,就在眼了。”

崔胤利用朱全忠的量,独揽了权,但受朱全忠的节制,于是二之间开始现分歧。为稳固自己的地位,崔胤打算掌支军队,于是奏报昭宗,征募六千六百,组成宿卫军,昭宗自然批准。朱全忠闻知崔胤擅自组建军队,十分,开始对崔胤产生猜忌。

十月,掌管宿卫军的朱友在与戏耍中落马而,朱全忠悲怒之余,怀疑是崔胤有意设计陷害的,自此更与崔胤离心。

此时的朱全忠中天,威震天,篡唐之志已路皆知,与此同时,与崔胤二之间的矛盾越发化。管崔胤在表面对朱全忠厚如故,实际却同异梦,为了再组建支军队,归自己指挥,崔胤对朱全忠:“安离李茂贞很近,李克用也伺测时机,防。如今去的六军十二卫都只剩名,应该募兵恢复旧制,保卫京师,这样您亦无西顾之忧。”朱全忠知其用意,假意应允。待其招募之时,朱全忠派自己手的兵士冒充平民去应募,结果崔胤的军队里混入许多朱全忠的耳目,原计划仅落了,反而为朱全忠增加了宿卫京师的兵和耳目。从此朱全忠对崔胤的行都了如指掌,而对这切,崔胤都无所知,忙着与京兆尹郑元规夜以继地训练兵士,修缮武器。朱全忠知崔胤已与自己离心,最终决定除掉崔胤。

第二年正月,朱全忠密奏朝廷:“崔胤专权国,离间君臣,京兆尹郑元规、威远军使陈班等伙同作,请朝廷诛杀以。”昭宗迫于朱全忠的,只好令贬崔胤为太子少傅分司、郑元规为循州司户、陈班为凑州司户。正月十二,朱全忠又密令宿卫都指挥使朱友谅率兵包围崔胤府第,将崔胤、郑元规、陈班以及崔胤的几个信全部杀掉,并将崔胤主持招募的军队全部遣散。

静难军节度使杨崇本与朱全忠有私怨,见朱全忠如此跋扈,李茂贞兵,于是二联兵,以援救唐室为名,安城

正月二十,朱全忠派使表,借杨、李二军兵京畿,请昭宗迁都洛阳。昭宗哪敢说个字,这时宰相裴枢也收到朱全忠的书信,催促文武百官立即东行。第二天,兵士街,强行驱赶安民众东迁,百姓扶老携幼,蹒跚于路,到是哭骂之声:“贼臣崔胤引强贼,朱全忠倾覆国家,为害百姓!”

朱全忠虽挟制天子于掌股,但毕竟贼心虚,害怕昭宗谋害,因此昭宗请朱全忠在殿宴饮,竟托词去。朱全忠令信蒋玄晖为枢密使,监视昭宗行,稍有密报

昭宗自离开安之夜担忧的安全,其担心朱全忠杀害子德王李裕。太子李裕曾于光化三年(900年)被宦官僭立为帝,久昭宗复位,李裕被贬为德王。这次朱全忠昭宗从凤翔还安时,看见德王李裕年纪已,眉清目秀,十分厌恶,悄悄地对崔胤说:“德王僭篡帝位,怎么还杀掉!”崔胤将朱全忠的话告诉了昭宗。昭宗问朱全忠可有此事,谁知朱全忠肯承认,称陛子之间的事,臣怎敢随议论,定是崔胤诬陷臣。昭宗心中自然明,终忧愁,为醉自己,只得与皇借酒浇愁或相对而泣。蒋玄晖问昭宗为何忧伤,昭宗直言相告:“德王是朕的子,朱全忠为何执意?”言罢,悲泣已。朱全忠得知这,坐立安,对昭宗更加放心

这时李茂贞、杨崇本、李克用、刘仁恭、杨行密、王建等藩镇都恼恨朱全忠挟持天子,暂时联,以图归政昭宗。朱全忠想率兵征讨,又怕昭宗乘机生,破篡位的计划,于是决定杀害昭宗,另立幼主。

八月十,蒋玄晖派部将史太率夜叩宫门,声称有事禀报,夫裴贞开门被杀。昭宗刚饮了酒,闻外边有,忙起逃命,也被史太杀掉。何皇向蒋玄晖苦苦哀,才被放命。

十二,蒋玄晖等宣布裴贞等谋弑昭宗,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,监理国政,又矫皇令,命太子即皇帝位,是为昭宣帝。当时,宫中充恐怖,自危,对昭宗之竟无敢哭

十月,朱全忠等闻听昭宗被弑,装作十分吃惊,倒在地放声哭,骂蒋玄晖、朱友恭等恶名。十月初三,朱全忠赴洛阳,伏棺哭流涕。十月初四,将朱友恭贬为崖州司户,恢复原名李彦威,贬氏叔琮为州司户,接着又令二。李彦威临骂朱全忠将作为替罪羊,必将断子绝孙。

唐昭宣帝天祐二年(905年),朱全忠派蒋玄晖请昭宗九个子德王、棣王、虔王等至九曲池赴宴,乘们酒酣之时全部缢杀,投尸池中。

这时,独孤损、裴枢、崔远、柳璨同为宰相,为朝廷宿望,看起柳璨趋炎附相,柳璨怀恨在心,常向朱全忠说们的话,久三个全被罢相。从此,柳璨狐假虎威,胡作非为。

朱全忠急切想皇帝,让蒋玄晖为谋划。蒋玄晖找柳璨等商议,柳璨献策说,从魏、晋以,历代易号的惯例都是先封国,加九锡、殊礼,然再行禅让,应该步步急。朱全忠怒,此时有两个名王殷和赵殷衡的官吏,们平忌恨蒋玄晖、柳璨专权,这时乘机向朱全忠谗言,说蒋玄晖、柳璨心怀异志,借机故意拖延岁月,以待外援,朱全忠跳如雷。蒋玄晖听说知朱全忠心,心中害怕,忙到朱全忠行解释。朱全忠:“难受九锡,就天子吗?”蒋玄晖:“唐天数已,世皆知。臣与柳璨并是有意违命。只是如今李茂贞、杨崇本、李克用各镇兵尚强,王如马称帝,们必然如循序渐,然行禅让,创万代之业。”朱全忠怒叱:“才果然反了。”蒋玄晖慌忙辞归,与柳璨商议马行九锡之礼。

柳璨、蒋玄晖在朝建议为朱全忠加九锡,朝士皆心怀怨愤,只有礼部尚书苏循投其所好,讲梁王应受天命,朝廷应点揖让。朝士们无敢反驳。当天,封朱全忠为相国,领二十,晋爵为魏王,加九锡。朱全忠只想皇帝,怒接受。十二月,柳璨入梁,向朱全忠报唐帝禅位之意,朱全忠假意绝。因柳璨为险卑鄙,害多,朱全忠很厌恶,这时柳璨与蒋玄晖、张廷范三结为夜为朱全忠谋划禅让之事。何太派宫女阿秋、阿虔密见蒋玄晖,乞唐帝让位之,保命平安,蒋玄晖答应了。这时王殷、赵殷衡二又向朱全忠密报说蒋、柳、张三在积善宫夜宴,与太发誓,复唐社稷。朱全忠疑,令将蒋玄晖收捕斩首,削为凶逆百姓,令揭尸焚烧。又将太,废为庶。宫女阿秋、阿虔也被杖杀。

三月二十七,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王,令百官奉传国梁,拜见朱全忠。

四月初四,梁王朱全忠始登殿,称孤寡,接受百官朝贺。四月十六改名为朱晃。十八,朱全忠着御袍,正式即皇帝位。十九,祭告天地。二十二,宣布赦,改元,国号为梁,奉唐昭宣帝为济王,将济王迁往曹州,令军队把守,。开平二年(908年),派将济王毒,追谥封号为唐哀皇帝。朱全忠即梁太祖,唐代三百年的统治至此才算正式结束,从此历史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。

[推薦作品] [章節報錯] [本書更多新章節]
目錄
大家正在讀
作品大綱 返回介紹
周6 17:37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鴨子小說網(2025) 版權所有
[切換簡體版]

聯絡地址:mail